昨晚我说2100年中国人口大概5亿,评论席里很多读者质疑,其实像人口这种明帐,我给你们算一下就有了。
中国人平均寿命咱们就按80岁来算,所以计算2100年人口时只需要计算2020年-2100年累计出生的人口就大差不差了。2024年新出生人口954万,这数据看着还不错是吧,但2024年结婚人数同比下跌20.4%,咱用脚趾头想都能预测2025年新出生人口肯定下滑,同比减10-20%。
2025年一季度结婚人数同比2024年再跌8%,根据这个趋势每年新出生人口几年内就会降到800万左右,这个估算不过分吧。
可能有人觉得800万乘以80年就是6.4亿,也比我说的5亿多出三成,但800万真的是未来能保持的平均水平吗?最近这些年结婚生娃的主力是90后,90年代我国每年新增婴儿是2000万左右的水平。
那你想嘛,再过30年,也就是2050-2060年,轮到2020-2030出生的这一批年轻人去生孩子的时候,我们假设生育率不变,每年新增人口大概就是300-400万的水平。
再过30年,2080-2090年,轮到2050-2060年出生的年轻人去生孩子,到时候一年能生多少?你们还觉得我说的5亿不可能嘛?
当然生育率是一个变量,有可能继续下跌,也有可能反弹,但纵观全球那么多个国家,共同规律是生育率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渐降低,有短暂小幅反弹的,但长期大幅反弹的一个案例都没有。
综上,我判断2100年中国人口5亿以内的概率在80%以上,很可惜在座的诸位大都等不到那一天,只有少数00后出生的小读者有机会跨到下一个世纪,到时候替大家见证未来的中国是个什么样子。
既然都写到这了,顺带再给大家算个账,中国人口出生潮始于1949年,建国后大多数年份里出生人口都超过2000万,按照80岁预期寿命计算,从2030年开始这些人就要陆续退场了,届时中国每年死亡人口将长期保持在2000万+,高的年份甚至会超过2500万+。
减去每年800万的新增婴儿,中国每年人口净减少1200-1700万,这个过程会持续到2100年。这不需要什么复杂的推理,就是很简单的数学题。
把这些算明白了就知道我为什么不看好长期房市,尤其是农村乡镇以及四五线小县城的房子,这些地区的年轻人持续流出流向大城市,等到老一代的人去世会废弃大量空置房。但凡政府未来征一点点房产税,这些房子连白送都没人要,日本现在就是这样。
今天a股成交1.1万亿,依然处于温吞水区间,中位数下跌1.35%,把前些天的涨幅又打了回去。最近些天就是涨涨跌跌,大盘既不敢向上突破,也没有共识向下补缺,于是就启动了经典的“浪费时间”模式。小半年就要过去了,几大指数相较于年初几乎没什么变化,既让股民玩的开心,又成功避免了让股民赚到钱,perfect~
今天涨幅最高的是银行板块,+1%,刷新了2007年以来的新高。持续的降息虽然挤压了银行的息差空间,但也衬托出了银行股的分红属性,很多人被低利率挤压的实在受不了,就把存银行的钱取出来买银行股,结果既享受了分红还吃到了股价上涨,化学反应就这么悄么么的发生了。
我之前和你们重复过好几次,尽量在a股买有时间补偿的品种,然后就放弃择时,平时也懒得研究懒得看,就放那里跟它耗着。买红利股,买贴水期指,买打折封基,或者卖期权做现货备兑都是可以的。不然的话做投机竞争很激烈,国内游资一个比一个狠,能成功做大都是从散户尸堆里爬出来的,做价值投资更是折磨人的心性,一熬三五年都没穿越周期。
A股=极高的波动率(好玩)+极低的回报率(不挣钱)
1、昨天评论点赞第一就是230万耳环事件。今天官方调查结果出来了,女演员的爸爸没有参与灾后重建项目,也没有经手过款项,辟谣了。但是查出来公职期间违规经商办企业,还有考公务员和工作期间故意隐瞒违法生育二孩的问题,所以立案调查,严肃处理。
注意措辞,公职期间经商办企业是违规,当公务员隐瞒二胎是违法,没想到还是后者更严重,但人八年前就辞职了,二胎已经长成大孩子了,再加上现在国家全力刺激生育,这个“违法行为”听着有些滑稽。
我们小区有个邻居,二胎男孩,就比我家哥哥大一个月,就因为这一个月,正好赶在二胎政策放开前20天出生,交了十几万罚款,点子背赶上历史末班车了。2015年二胎还要交罚款,2025年多生孩子奖励钱,世界变的太快了。
2、利弗莫尔证券暗盘交易,恒瑞医药涨了将近30%。所谓暗盘交易,就是正式交易之前,在一些券商的指定平台上小范围盘前交易。
3、比特币升破11万美元,刷新史高。已经比我之前逃顶的价格还高了,我当时105000+卖的,没想到跌到75000不到两个月又杀回11万了。不过我之前3800出掉的eth现在还只有2600。只能说饼子太强了,但是这个周期我不会再追了,我现在1/3持币,2/3持u,每天种田拿现金流,不会主动加仓了,等下一个熊周期跌下来再说。
4、朝鲜驱逐舰下水过程中发生严重事故,金将军正好在现场观看,批评着是无法容忍的重大事故和犯罪行为,后续肯定有人要倒霉了。据说这是现场事故的3d图:
2025-05-22 日猫笔刀公众号内容解读
本解读仅代表个人观点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
市场风险提示
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以下分析基于公开信息整理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投资者需独立判断并承担风险。
一、中期配置方向(中低风险)
- 银行股分红属性
- 逻辑:降息周期下存款利率持续走低,银行股高股息(普遍5%+)凸显配置价值
- 操作:选择国有大行或优质城商行,通过定投方式分批布局
- 风险: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可能引发坏账率上升
- 黄金资产配置
- 逻辑:汇率波动加剧+全球央行购金潮,黄金抗通胀属性凸显
- 操作:通过黄金ETF或积存金参与,配置比例建议不超过总资产10%
- 风险:美联储货币政策超预期转向可能压制金价
二、风险警示区(建议规避)
- 非核心城市房地产
- 风险逻辑:人口结构变化加速三四线城市空心化,房产税预期加剧抛压
- 反向机会:核心城市优质地段改善型住房,养老社区相关基建
- 加密货币追高
- 风险逻辑:比特币已创历史新高,杠杆交易清算风险积聚
- 反向机会:区块链基础设施相关ETF,合规数字资产托管平台
三、特殊事件套利(高风险)
- 港股回购潮
- 逻辑:港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,腾讯等企业持续回购彰显信心
- 操作:关注回购金额占市值比>1%且现金流充沛的标的
- 风险:汇率波动可能侵蚀收益,需关注港股通汇率结算机制
小白投资建议
- 现金管理:配置货币基金+T+0银行理财保证流动性
- 稳健型:50%红利ETF+30%黄金ETF+20%国债逆回购
- 进取型:30%银行股+30%港股科技ETF+20%军工ETF+20%现金
重点注意事项
- 所有权益类资产建议持有周期≥3年
- 单一个股持仓不超过总资产10%
- 每季度检视资产配置比例,偏离度>5%需再平衡
再次提醒:以上内容仅为信息分享,投资决策需结合个人风险承受能力。市场瞬息万变,请保持独立思考。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