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克兰政府承受了巨大的压力,因为很容易被质疑为卖国,所以他们主动披露了协议内容。
内容不长,我几分钟就看完了,感觉只是一个大的合作框架,基本上没有涉及具体的落地细节,后续肯定还要补充详细条款。不过在这份协议里我还是提炼出了几个要点:
2、美国也放弃了把5000亿美元写进文本里,5000亿美元一直是特朗普主张的数字,但实际上是狮子大开口,真实援助只有1000-1500亿美元。
3、美国没有在协议里承诺对乌克兰的安全保护,这是此前乌克兰一直竭力争取的。但既然签了这个协议,还是希望美国能看在挖矿收益的份上,多少主持一下公道。
4、之前的矿产、国有公司、开发项目,都依旧归乌克兰所有,美国分新增项目收益的50%,注意是新增项目。
5、未来10年收益都用于在乌克兰再投资,不分配利润。
差不多就是这样,其实和之前在白宫吵架时的版本没太大区别,特朗普政府没做实质性的让步,只是放弃了硬要乌克兰承认5000亿美元的债务,这是属于面子问题,承不承认并不影响美国未来从基金里拿收益。
而乌克兰最想要的安全承诺美国没有给,矿是要挖的,毛子打过来美国是不管的,当然如果挖矿的收益很丰厚,丰厚到一定程度可能就忍不住要管了。帝国主义可以不讲信义,但不会舍弃利益,这也是泽连斯基权衡再三决定签字的原因。
美国本身就是一个资源大国,他们盯上的是乌克兰的稀土矿,据说占全球的5%。但乌境内的稀土矿很多都是苏联时期勘探的,这么多年过去了都没有挖,要么矿品不好,开采的成本高,要么就是数据真实性存疑。
中国的稀土产能占全球90%,贸易战以来封锁了对美出口,前几天看官媒说美国军工企业的稀土存货只剩几个月了。稀土是一个需要长时间搭建的产业链,美国就算明天就开施工队去乌克兰挖,这远水也解不了近渴,感觉这次的矿产协议更多是政治层面的意义,短期根本看不到回报。
今天网络最大的热点依然是协和4+4那件事,网友还在不依不饶的挖掘,最新的热点是董医生的毕业论文,涉嫌抄袭其姑姑带的某个学生论文,那个学生是残障人士,母亲超市打工供其上学,据说还被延期毕业一年。
这成了网民们的新怒点,骂声涛涛,董医生全家喜提开盒套餐,照片不打码在全网传播,讲真这个网络暴力挺吓人的,他们一家虽然是高门世家,但肯定没有过被全社会声讨指责的经历,我猜他们这几天的感受就是天塌下来,世界都被挤碎了。
吃瓜归吃瓜,我觉得还是不要指名道姓,不要透露具体信息,更不要传播照片,这些可能造成不可控的后果。说到底我至今也不觉得这几个当事人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,他们只是利用灰色规则为自己和家人谋利,你可以说他们不道德,但如果用同样的标准去要求芸芸众生,中国有多少人可以做到一尘不染呢?
很多网民是借着这件事发泄对社会资源分配不公的愤慨,那就批判制度好了,没必要追着个人穷追猛打。他们家确实比普通人的社会地位高一些,但也不算真正的权贵,否则你就没机会骂了。
在这件事里我比较好奇的是,协和的4+4是从美国学来的,那美国为什么会设置这么奇怪的学制呢?
搜了一下,是从1910年《弗莱克斯纳报告》发布后做的医学改革,确立了“4年非医学本科+4年医学院”的体系。这个报告认为医学需要扎实的科学基础和跨学科背景,所以就不再招收医学本科生。但会要求本科生修满生物学、化学等核心课程,通过MCAT考试(满分528分,顶尖医学院录取线约518分)和多维度面试。
总之要求很严格,学制很长,学费还贵,也是美国低收入家庭上不起的。我觉得美国教育体系在刻意的控制医学生的产量,从而维持医生的稀缺性和精英化,美国医生和律师常年位列收入top3的职业。
相比之下中国的医生倒没怎么刻意的限制供给量,教育体系规模化培养医生,量大管饱,至于待遇和社会地位什么的和美国是没法比的。这是我们的国情,咱们现在社会保障制度都已经颇感压力,也实在没有空间去给医生开出那么高的待遇。
但少数像协和这样的知名医院还是很稀缺的,小范围学习美国搞4+4培养模式,就容易被有背景的人士盯上,成为输送子女的vip通道。
其实美国那边类似的特殊通道更严重,不过他们不玩阴的,人家是明着来。美国名校有传承招生的惯例,会优先录取校友子女或者捐款富豪的子女,录取率比普通考生高5-7倍。一代藤校,代代藤校,人比咱们玩的溜。
另外医学期刊《柳叶刀》2024年调查显示,48%的通讯作者与论文研究者存在亲属关系,哈哈哈,所以世界大同,哪哪都一样。
所以放平心态,自己有本事多努力,争取以后托举自己的孩子,自己没机会就躺平,祈祷抽到下一代的基因彩票。
2025-05-01 日猫笔刀公众号内容解读
本解读仅代表个人观点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
市场风险提示
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以下分析基于公开信息整理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投资者需独立判断并承担风险。
一、中期配置方向(中低风险)
- 稀土产业链战略配置
- 逻辑:中国掌握全球90%稀土产能,美国军工库存告急形成长期供需缺口
- 操作:关注稀土永磁材料、精炼技术、回收技术等细分领域
- 风险:需核实乌克兰稀土储量的真实性(文中提及5%存疑)
二、风险警示区(建议规避)
- 乌克兰矿产开发概念
- 风险逻辑:协议缺乏执行细节,开采周期超10年且无安全承诺
- 反向机会:国内稀土加工技术升级相关企业
- 医疗教育特殊通道相关
- 风险逻辑:舆情持续发酵可能引发招生制度监管升级
- 反向机会:职业教育培训、在线医学教育平台
三、特殊事件套利
- 舆情监测系统
- 逻辑:重大舆情事件频发催生企业级舆情管理需求
- 操作:关注SAAS类舆情监控服务商
- 风险:政策监管尺度变化影响行业空间
小白投资建议
- 配置5-10%仓位在稀土行业ETF(分散个股风险)
- 医疗板块优先考虑创新药而非医院运营类资产
- 教育投资聚焦职业教育资格考试培训赛道
- 保持30%以上现金仓位应对地缘政治波动
重要风险重申
本文所有分析仅供参考,不承诺收益保障。乌克兰局势、稀土政策变动、网络舆情演变等均可能引发市场剧烈波动,请务必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理性决策。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