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晚澳洲劳斯莱斯撞车案我说2700亿澳元不可能,后台评论怼我的不少,大致逻辑是我也只是个升斗小民,没接触过真正高层次的权贵,我凭什么说不可能?
确实,我身边牛逼到顶的也就10位数,11位数的朋友一个也没有,理论上12位数、13位数的事情我也不了解,但我可以通过逻辑推理来自圆其说,不信你们往下看。
首先即便是中国顶级富豪,要往外搬巨额外汇也不容易,眼前就有一个全国知名的案例,宗庆后要给3个孩子弄21亿美元的信托,钱不够,只能先弄两个,让另一个孩子等等。说明对于民企巨富来说,10亿级别的美金都不是小钱。
中国前五的富豪大概在300亿-600亿美元的水平,他们的身家主要在上市公司的股权里,真正现金的部分很少。如果硬要凑,百亿美金中国大概有3-4个人能搞出来,千亿美金就不可能了,没有人能做到。
一般聊到这,喜欢阴谋论的网友会说福布斯榜上的都是白手套,中国真正的富豪根本不让公众知道。说这话的其实就想说大官巨贪,因为没有公开数据,所以脑补千亿万亿随便想。
可是中国目前已知的贪官,金额最高的是涉案31亿的李传良(在逃),涉案30亿的李建平(已死),涉案17亿的赖小民(已死)。
你会发现绝大多数贪官的金额都是大几千万,或者几个亿,再多就罕见了。是他们良心发现、适可而止吗?也不是的,当你拥有了上亿财富后,金钱对生活影响的边际效应就很低了,基本上想买的都能买,财富变化只是账面上的一串数字。这个时候继续贪的风险越来越大,收益却越来越小,只要脑子正常的人都会有所收敛,因为9位数被抓了还能死缓留条狗命,10位数+的大概率枪毙。
你把自己代入进去,是不是我说的这个理?所以大多数贪官贪污范围就是9位数区间,很少有人做过火的。你要是说我眼界不够高,可能有隐藏的老虎贪了上百亿,我半信半疑,但千亿是绝对不可能,客观上没有这个空间。
中国年营收上千亿的央企国企基本都上市了,财报要接受公众审视,有时候利润比预期低了几个百分点下面股民都炸锅,你就算当的是一把手,能操作的空间也很有限。
赖小民在华融当了9年土皇帝,公司里一手遮天,华融巅峰的那几年营收过千亿,净利润200亿+,他最后落马抄家查出来贪腐17亿,这是符合常识的数量级。
在看了我上面的分析后,你还会相信一个23岁的二代千金银行卡上有2700亿澳币吗,折合人民币1.26万亿。这个数字相当于雅江水电项目10年总预算,相当于中国烟草一年的利润,比宁德时代、招商银行、中国平安的市值还要高,这怎么可能?
270或者27亿我都不信,小数点左移3位,2.7亿还有一些可能性,那也是很有实力的二代,父母是真宠着当公主养。
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.49,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强(这个我没看懂)
总结就是有心梗、脑梗风险,要控制饮食+药物干预,我父亲前几年就是脑梗走的,这可能有遗传基因。
心电图查出来频发房性早搏,这个老毛病了,前几年就查出来,一天早搏1万多下,医生问我难不难受,我说没感觉,医生说没感觉暂时不用管。
甲状腺结节 TI-RADS 2类,不算恶性,需要6-12个月保持检查。
以上,没有特别致命的疾病,但小毛病一大堆,血脂需要重点关注,不然哪天一不小心中风瘫了或者心梗嘎了。其实我已经算吃的比较清淡,我在北京家里一天都只吃两餐,高油高盐的都躲着走,但血脂还是降不下来,挺烦的。
今天上午闲着去看了《罗小黑战记2》,动画片,出人意料的好看,我甚至觉得它比浪浪山的小妖怪更有意思,市场营销做的太差,上映20多天几乎没有声音,排片被挤的一塌糊涂,我家边上的影院一天只有一场。所以电影的商业推广很重要,并不是你拍了好作品就等着让市场去发现它,有时候等观众发现它的时候已经都凉了。
昨天特朗普允许401k基金(美国的企业年金)购买虚拟币etf,过去24小时币圈涨麻了,以太坊竟然飙到了4200+,比我年初高位抛掉的价格更高了。好币富三家,有钱大家赚。
2025-08-09 日猫笔刀公众号内容解读
本解读仅代表个人观点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
市场风险提示
再次强调: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以下分析基于公开信息推导,不构成投资建议,投资者需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独立决策。
一、特殊事件套利机会(高风险)
-
加密货币政策红利窗口
- 逻辑:特朗普开放养老金投资加密货币ETF引发市场增量预期,短期流动性溢价明显
- 操作:可配置合规加密货币工具(如香港虚拟资产ETF)
- 风险:政策反复性高(尤其大选后政策可能转向),24小时交易机制导致剧烈波动
二、中期配置方向(中低风险)
-
港股优质蓝筹
- 逻辑:持续公司回购显示估值底信号,AH溢价指数处于历史高位
- 操作:分批建仓低市净率消费龙头、公用事业股
- 风险:汇率波动可能侵蚀收益,需配套对冲工具
-
黄金资产配置
- 逻辑:全球滞胀预期升温,多国央行持续增持
- 操作:实物金+黄金ETF组合配置(建议不超过总资产10%)
- 风险:美国实际利率若快速上升可能压制金价
三、风险警示区(建议规避)
-
房地产相关资产
- 逻辑:信用风险传导未结束,头部房企销售数据存疑
- 反向机会:关注优质房企发行的折价美元债
-
影视行业个股
- 逻辑:影片质量与票房收益非线性相关,现金流波动剧烈
- 反向机会:关注院线特许经营权的REITs产品
小白投资建议
- 采用「核心-卫星」配置策略:70%宽基ETF(如沪深300)+20%债券基金+10%另类资产(黄金、REITs)
- 建立观察清单:将港股回购金额>1亿的公司单独列示,持续跟踪大股东增减持动作
- 设置强制止损线:权益类资产跌幅超20%时执行仓位再平衡
特别注意
- 对文章中提及的万科销售额等数据,建议通过企业官网、交易所公告交叉验证
- 关于政策解读部分,推荐订阅央行货币政策司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一手信息
- 当前股债收益比(沪深300市盈率倒数 – 十年国债收益率)为3.12%,处于历史中位数水平
免责声明:以上分析基于公开信息整理,不保证准确性,不代表未来收益承诺。投资者决策前应咨询专业机构,自行承担投资风险。
0